作者:郝凤友协助:黄绪良
郝凤友,金汇通航AW型直升机机长,82年毕业于空军航校直升机飞行专业,先后在空军,警航及其它通航企业工作,飞行时间近小时,有丰富的救援飞行经验。
“年轻妈妈产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病情危重亟待救援”
院前急救的过程惊心动魄,但距离较短,空中管制审批迅速,而院间的长途转运看似简单,却需多方协调。7月3日,我率70PP机组刚医院直升机航空应急救援演练任务,医院的用机申请。患者是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的一名27岁产妇,既往有乙肝大三阳病史,妊娠中后期病情加重,冒险剖腹生下小孩,但产后出现肝功能衰竭,并伴有止凝血功能障碍,总胆红素进行性升高,出现“胆酶分离”,肝损伤持续恶化,出血风险极高,随时有颅内及各脏器出血可能,病情极为危重,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抢救,经专家会诊后建议转到医院治疗。
如何平安转运患者成为眼下最大的难题,若采用救护车转运需6个多小时,风险极大,最后各方协商,决定使用金汇通航的救援直升机进行院间转运。此时已近下午五点,航线一路多为沿海山区,天气复杂多变,于是,我们决定第二天早晨实施转运。
第二天早上五点,机组按计划进场准备飞行。此时天空乌云翻滚,狂风大作,倾盆大雨瓢泼而下,且无停歇之势。医院传来了坏消息,产妇大出血,生命垂危。临近中午,产妇病情趋于稳定,家属强烈要求立即转院。经院方和金汇通航呼叫中心的双重评估,最终做出可以转运的决定。
接到通知后,基地经理左海涛立即向军民航机场提交转运飞行计划申请,我和副驾驶许玉龙在座舱里做直升机起飞前的检查,随时等待指令。中午的阳光穿透座舱,直升机内犹如桑拿房,我俩浑身湿透,因不知何时能起飞,又不敢多喝水,以免起飞后长时间飞行造成生理上的不便。
16:20,终于,传来可以起飞的指令,军方为了照顾我们转运,给了我们30分钟飞离机场控制区的时间,我们马上起飞,向汕头医院楼顶停机坪飞去。
依据规定,医院需有直升机停机坪,医院为适应直升机空中救援,专门在23楼的楼顶建造了楼顶停机坪,高一百多米,远远看去像屹立在城市上空的孤岛。在楼顶停机坪降落是直升机实用高难科目,一般的飞行员很少有机会受到这样的训练,在公司内部我也是为数不多有楼顶平台带飞资质的人。我将直升机飞向城市北部,左转向南降落,这个平台在东侧建有登机用的塔楼,只有南北方向可作为起降通道。现在是夏季,通常情况下都是南风,向南着陆是经验之选。
在城市上空楼顶平台做五边下滑,直升机犹如一叶扁舟,在紊流中很难调整好和平台的相对位置关系。我对准平台后慢慢下降高度,调整速度,操纵直升机小心翼翼地向平台靠近。传统的五边下滑线结合高距比的判断方式在这里完全派不上用场,只能从平台上虚拟一个延伸出来的平面来判断下滑角度的大小,看平台与直升机接近的快慢来判断速度的大小,这一切全凭经验进行。接近平台时机头开始上扬,我向前稳了一下驾驶杆,同时上提油门变距杆,将直升机平稳飞进楼顶平台,接地飞行,待到达平台中心H上方后,我慢慢下放油门变距杆,将直升机的滑撬正正的压在H上,全场惊叹。
救援直升机医院楼顶停机坪
“连起飞动作也比平时更加轻柔,生怕惊扰了患者”
在塔楼内等候的医护人员马上将病人快速送至直升机,并将所需医疗设备连接好,一切就绪。现场指挥员左海涛下达可以起飞的指令。病人上机后,我顿感肩上担子沉重了许多,连起飞动作也比平时更加轻柔,生怕惊扰了患者。离开平台后,我按GPS给定的方位向广州飞去,汕头城区及美丽的海滨景色很快被我甩到了身后。
医护人员将病人快速送至直升机
这段航线并非直线飞往广州,而是按民航中低空航路图制定的航线飞行,整条航线沿广东南海海岸线划了一个弧,经深圳转向东莞,而后西飞转向广州市区。除军机外民航客机长途飞行必须按照高空航路图给定的航线飞行。通航飞机因性能限制,一般按照中低空航路图所给航线飞行,在距起飞地点最近的航路点加入航线;而后沿航线飞行,接近降落点后,在其最近的航路点脱离航线,我们通俗的称其为“上高速,下高速”。
这条航线距离公里,按常规巡航速度飞行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在航线前半部分大多是沿海岸线飞行,其好处就是地势相对平坦,障碍物较少,但平流雾不时会从海上光顾,且很快升腾成云,对低空飞行威胁很大。航线不仅有海岸线,还有连绵起伏的高山,山上布满了高压线以及数不清的信号发射塔,更有漫山遍野、尺寸巨大的风力发电机组,看似壮观,实则凶险密布,对低空飞行安全威胁极大。好在我长时间在这片区域飞行,地形地貌熟悉,虽说现在普遍用上了机载GPS导航,但在低空飞行中,地标罗盘领航仍是重要的领航手段。
在飞行中,由副驾驶许玉龙负责操控直升机,我负责空中联络和对地面观察。在米的高度上我们转入平飞,大片的乌云迎着机头向我们扑来,我一边指挥副驾转弯躲避,一边向塔台申请下降高度,得到许可后,我们按照米高度飞行。
“早一分钟到达广州,病人就多一分获救的希望”
南海的傍晚,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我顾不上欣赏美景,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点把病人送到广州,早一分钟到达广州,病人就多一分获救的希望。正常情况下,我们的飞行速度是km/h,但今天为了抢救病人,我指示副驾将速度保持在km/h,这样可保证18时30分在广州降落。在米的高度上低空飞行,相对速度大,容易疲劳,状态易受地形影响,途经山区时多有颠簸。
随着时间的推移,剩余的飞行距离在快速缩短,到达观澜时已经是18时06分,剩余距离也只有km了,但天空也逐渐暗下来。
航线飞行途中
我们在空中心急如焚,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的降落场内也是一片忙碌。广州交通战备办公室、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金汇通航华南区相关领导也已早早到达体育中心南广场,协调清理现场游人,疏导车辆,划设飞行安全区以确保直升机安全降落。他们翘首东望,焦急地等待救援直升机的到来,很多游人听说有直升机到来,也纷纷加入等待的行列。
18时16分,直升机进入广州区域,这里离广州只有60公里了,到达这里,我紧绷的神经开始慢慢放松,我通过频道告诉空管部门,“金汇通航70PP到达石龙”,空管部门通知我广州区域内所有的军民航飞行器已做好避让,让我注意天气变化,按预定航线目视飞行。
救援直升机到达广州
18时28分,我看见西边天际浮现座座摩天大楼,在夕阳的映照下格外醒目,我知道广州快要到了,遂通知后舱医护人员,直升机马上要着陆了,做好地面救护车接驳准备。接近城区后我接过驾驶杆向天河体育中心飞去,广州是华南最大的城市,高楼林立,而天河体育中心就隐藏在这片林立的高楼中。
在体育场北部,我在两栋高楼之间找到一个向南的通道,便果断由此下滑,高进近进入天河体育中心南广场,过了下方的建筑物后我操纵直升机缓慢下降,在现场运控员陈朝琴的指挥下,稳稳地落在事先选定的着陆点上,雪橇轻触坚硬石板的那一刻,我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救援直升机降落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整个过程之长创下了我救援飞行之最”
刚一停稳,早已准备好的地面医务人员跑步到直升机旁,将患者接驳至中山医院的救护车上,现场数千观众纷纷举起手中的手机,记录下了这难忘的时刻,一时间体育中心降落救援直升机的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