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社交媒体上不少关于新冠死亡人数的讨论,甚至提到一些殡仪馆在超负荷工作,专家回应,由于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导致的死亡归类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以其他疾病,基础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导致的死亡不把它归类为新冠导致的死亡。
●医院就诊,并没有加剧医疗挤兑。开点药,打一针退烧药就回家了,基本不太占用医疗资源(床位),比新冠严重的病多得多,导致了重症、医疗挤兑和死亡增多;
●正是长期封控造成了大医院治疗,才形成今天有无数小病拖成大病,慢病拖成急病,轻症拖成重症的局面,并且在医院。
自12月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新10条)后,人们在现实中对疾病和新冠的观感有了明显差异,甚至落差。
其中一个差异是,人们看到和听到的疾病死亡人数增多了,而且一些城市的火葬场都出现了排队和价格攀升的现象,但为何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死亡数如此少呢?
新冠死亡标准的变化
首先要明确的是,现在的疾病死亡并非都是新冠死亡,如果仅就新冠死亡来看,确实有变化,同时其他疾病的死亡也有较大变化。
12月7日全面放开之后,国家卫健委的疫情通报全国从12月8日到12月20日,只有18日新增2例死亡,19日新增5例死亡。在这13天中,新冠死亡只有7例。对此,一些人并不相信,人们看到的是,医院里病人拥挤,住院床位极其缺乏,而且死亡的人数在殡仪馆火化都要排队,还要加价。怎么解释这样的现象?
可以解释的是,虽然死亡人数有增加,但是并非因为新冠而死亡。而且,新冠死亡的统计有了新的标准。在回答媒体提问现在新冠死亡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的问题时,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目前奥密克戎毒株感染以后,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基础病、老年人,有其他的疾病,真正直接死于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的很少。为了科学、实事求是反映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情况,卫健委最近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印发了相应的通知,明确对相关死亡病例进行判断。主要是两个方面,由于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导致的死亡归类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以其他疾病,基础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导致的死亡不把它归类为新冠导致的死亡。
这个回答已经说明,现在是要把直接死于新冠和死于新冠伴随的疾病区别开来,也就是区别dieof和diewith。只有新冠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引发的死亡才算新冠死亡,同时感染了新冠但由其他基础病导致的死亡不算新冠死亡。
由于这个标准,现在放开之后只有经过明确诊断死于新冠的才会划归为新冠死亡,因此人们在现实中观感到的死亡与真正的新冠死亡并非一回事。这个死亡统计标准问题在新冠爆发之后就一直存在,大多数国家是把伴随新冠死亡都算做是新冠死亡,如英国、欧盟大部分国家。中国也是如此,此前,任何新冠检测呈阳性的病死者,无论是否患基础病,都被归类为新冠死亡。美国则是双统计,如果死于基础病但伴有新冠感染,则死亡原因同时统计在这两者中。
事实上,现在的统计更严谨,也更科学。既不回避新冠的危害,也不夸大新冠的危险性。
基础病为何猛增
一位微博主为“猴大宝”的医生12月18日发布的一条微博消息称,“今天一共看了50多个病号吧,重的十多个,到处都塞满了床,抢救室满满的,遍地是阳,在医院里,大家也都知道都是阳,但没多少人担心这事,因为他们身上的病都比阳可怕多了。想过新冠造成的医疗挤兑,但今天的情况和我想象的还不太一样……”
搜索猴大宝的信息是:本名侯丹,山东青岛人,80后,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临床医学硕士学历。擅长心血管疾病治疗,在职医生,医院急诊科,也是知名科技评论者。
如果信息没错的话,这位猴大宝医生的临床亲身体验和工作经历道出了为何现在有医疗挤兑,以及为何重症和死亡病例较多。
一是,医院就诊,并没有加剧医疗挤兑。新冠阳性很好处理,开点药,打一针退烧药就回家了,基本不太占用医疗资源(床位),新冠阳性对医疗资源的挤兑有限。二是,比新冠严重的病多得多,重病和致死的跟新冠没丁点关系。
“猴大宝”医生举的几个病例都很严重,包括高血糖、肝衰竭全身黄疸、肝硬化腹水、急性心肌梗死、老慢支等,这些重病者的人都没给他们查核酸,都不发热,但是能否抢救过来很难说,医生也希望完全把他们救回来,但是,他们的病都是耽误了。
为何耽误,因为以前严格封控,要查核酸、行程码、健康码,封控时看病还得经过居委会、物业、街道和疾控中心批准,手续太麻烦,而且未必就能批准,如果批下来,核酸检测期(24-48小时)已过期了。因此,看病太难,医院看病,大小病都拖着,当然有拖有不下去的死在家中的,在医院门口死亡的,医院门口生产的,还医院而死亡的,如死在方舱、死在转运的路上等。
放开前看病难
三年封控和等待的结果是累积了一大批各种各样的基础病患者,并且都拖得严重了,有些人还混然不知。“猴大宝”医生举的这些病例都有这样的因素在里面。但是,也特别提出三个原因解释现在为何重病患者多:
1.天气,最重要的原因,这两天特别冷,一冷了重病号就多,什么心梗、脑梗、呼衰、心衰就都犯病了,年年如此。
2.耽误,总感觉好多病号熬到很重的状态才过来,我觉得医院也是很大的因素。
3.进医院简单了,以前需要做核酸,陪床不能换人。好多患者能不来就不来,医院啥都不查,畅通无阻,就是没床是件痛苦的事,反正病房都已经敞开了收,病号发烧此起彼伏,都有点不在意发烧这事了。
放开后看病形成挤兑
其实,原因就一个,以前看病有限制不方便,现在不查核酸,啥都不查了,所有有病的人,过去积累下来的以及现在有症状的,还有以为发烧很严重的人,医院,才造成了病人多、床位不够,医护人手不够。如果没有床位,那些基础病严重的人就有可能死亡。这也可以解释为何现在疾病死亡者多,但并非由新冠造成。
更早放开更好
医院的挤兑和病人的死亡都归咎于放开,认为如果不放开还是管控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死亡,所以还要与放开派不共戴天。
这种看法是反因为果。事实上,正是长期封控造成了大医院治疗,才形成今天有无数小病拖成大病,慢病拖成急病,轻症拖成重症的局面,并且在医院。
这种情况有点像堰塞湖,长期不放水,水位一直上涨,当漫过堤坝或决堤后,就造成当地不可估量的灾难,还会对下游的村庄、城镇、道路等造成毁灭性的损害,许多人会死亡,大量财产会损失。
但是,如果在决堤之前就放水,并提前通知下游,就会减少损失,或完全避免损失。对新冠的封控也是如此。如果提前一年或两年解封,在病毒变异后毒性减弱之时就慢慢放开,就不会造成大量的病人累积。但当三年封控造成大量病人累积后,今天一放开就如同决堤一样,冲击医疗系统,并且有很多严重基础病的人病情加重,造成救治困难重重,甚至无力救治。
每一位医生都希望医治更多的病人,每一位家属都希望自己的亲人得到救治和康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但是,当疾病在三年的时间都得不到正常医治之时,在突然放开之后,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的不治而亡的病例。这或许是今天人们看到和听到的疾病死亡太多的原因。当然,具体的结论还得等解封一段时间进行科学统计才有更准确的结果。
但是,临床的“猴大宝”医生通过自己的经历解释了现在病人增多,而且是基础病病人多和严重,因而可能死亡增多的原因。不过,“猴大宝”医生也信心满满,“有限的床位和上班医护数量的减少给医疗系统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我觉得这种压力目前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现在好就好在年轻人也就是发发烧,很少肺炎,很少病重的情况,他们基本不占用床位……忙活几个月,一切都会好的,我们有信心!”
按照这位医生的估计,全面放开后,会经历几个月的紧张和重负荷时期,之后会恢复正常,尽管病毒还存在,但可以与其共存,过上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例,-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