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医疗事件在山西霍州引发热议。55岁的房琴,一名小学老师,因肝功能异常住医院,然而,输注痰热清注射液后发生输液反应,不幸身亡。这一事件引起了家属的质疑,他们认为医生在肝功能异常和过敏史的情况下,违规使用了痰热清注射液,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房琴的病程从“荨麻疹”开始,经过口服中草药治疗后,出现了乏力、肤黄、食欲不振等症状。她被送医院,一家三医院。初步诊断显示她的肝功能异常,但具体原因尚待查明。她还有过敏史,对尘螨和户螨过敏。在医院接受治疗后,她的症状逐渐好转,家属都松了口气,期待她尽快康复。
然而,事情发生在住院的第12天。医生决定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来治疗房琴的症状,尽管她之前从未接受过这种药物。不久之后,她开始出现呕吐、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体温急剧升高。尽管医生采取了急救措施,房琴最终在输液后的次日离世。
家属对这一事件感到震惊和愤怒,他们寻求了法医鉴定,结果显示房琴的死亡与输注痰热清注射液有关。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但说明书中明确禁止在过敏体质者、肝功能衰竭者等特定患者使用。尽管痰热清注射液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致命,房琴的肝功能异常和过敏史可能成为致命事件的导火索。
医院对鉴定结果表示怀疑,称房琴在离世前仍有生命体征,家属签字放弃治疗。然而,家属坚持认为这是一起医疗事故,医院调解。当地卫健部门已介入调查。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医疗安全和合理用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