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肝病变得越来越常见,养肝护肝也日渐为大众所重视。在众多的养肝护肝理论中,这4个关于肝病的说法可能80%的人都知道,但是它们却是不准确的,要告诉家人!
这4个关于肝病的说法,其实不准确!
吃肝补肝?
这种说法不准确!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即便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可动物肝脏含有较高的胆固醇,过量食用会使肝脏的负担加重,反而有害身体健康。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不少动物内脏都蕴含着毒素,长期食用可能会导致肝病的发生!
酒精浓度较低的啤酒、葡萄酒等不容易引起酒精性肝损伤?
这种说法不准确!酒精性肝损伤的诊断,是持续5年以上的过量饮酒史(男性平均每天摄入酒精大于40克,女性为20克),或连续2周每天大量饮酒(每天摄入酒精量大于80克),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证实肝病的存在,并能排除其他病因,就可明确酒精性肝病的诊断。
嗜酒者脂肪肝的发病率超过50%,而且肝硬化的发生率高,速度快,饮酒量和持续时间与脂肪肝的发生有直接关系,与酒的种类关系不大。所以无论是哪种酒精类饮品,只要达到一定的量并持续一定的时间,都可以引起酒精性肝损伤。
脸色时常发黄,是否代表肝有问题?
这种说法不准确!单单从脸色推断肝病,不靠谱!其实,引起脸色发黄的原因不仅和肝脏有关,还有可能是和血液系统、胆道系统疾病、胆红素先天代谢和某些饮食等有关。
在临床上,黄疸是指血液胆红素水平升高,可以引起皮肤和巩膜发黄。无论是胆红素合成过多(溶血),还是肝内胆红素代谢障碍(急性或慢性肝病、肝功能衰竭),以及胆道梗阻(结石或肿瘤)等都可以引起胆红素升高,需要通过验血和影像学检查来判断。
父母有肝病,子女就一定会被遗传?
这种说法不准确!不乏少数的人认为,肝病是一种遗传疾病。实际上,肝病不是遗传疾病,这一点已得到明确证实。
至于,父母有病毒性肝炎导致其子女也患肝炎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其中乙肝病毒感染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等,往往在一个家庭中出现多个相似病例,包括和肝炎病毒相关的肝癌,都容易被误认为遗传病。
双管齐下,全面将肝脏养起来!
饮食养肝
合理搭配饮食
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注意摄入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饮食应当多样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均应按比例均衡摄入。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生活中应当养成细嚼慢咽、少吃多餐的饮食习惯,可有效预防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病的发生,于护肝、养肝也有一定益处。特别是脂肪肝患者,科学合理饮食对其病情控制十分有利。
生活养肝
戒烟戒酒
吸烟、饮酒会使肝脏的排毒功能更加减弱,非常不利于肝脏排毒和肝脏保护;烟草中含有的有害物质需在肝脏中解毒,这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肝脏功能。因此,务必远离烟酒。
保证充足睡眠
科学充足的睡眠对养肝来说尤为重要,养肝首先就要保证睡眠的质量。其实,很多肝病是“熬”出来的。长期熬夜势必伤肝,所以要养成规律起居、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适量的进行养肝运动
例如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运动。肝病患者须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病情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运动量则以不感到疲劳、每次活动自觉微微出汗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