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吃了没包装说明的感冒药,15岁的江西男孩小江(化名)突发急性肝损伤,再发展下去可能会肝衰竭。昨天上午10点多,在树兰(杭州)医院(医院)感染科的病房里,小江躺在病床上挂着盐水。只见他全身皮肤蜡黄,瘦得皮包骨头,精神萎靡,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看着儿子的模样,小江妈妈在一旁泪如雨下,“我儿子原来皮肤很白的,很健康也很精神的……”
小江老家在江西农村,家里有两个18岁的双胞胎哥哥,小江最小,下半年读初一。四月底的一天,小江有点咳嗽,妈妈带他到村里的诊所看病。“医生说这些药有些是消炎的,有些是治咳嗽的。”小江妈妈说,按照医嘱,儿子吃了一天,咳嗽的症状确实好了点,但身上皮肤发痒,总是用手不停挠。又过了几天,小江的咳嗽慢慢好了,但人却瘦了一圈,皮肤开始慢慢发黄,而且全身没力气。妈妈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五月初,妈医院检查,医生一看小江的肤色,赶紧让他查一查肝功能。没想到,小江的黄疸指标竟高达(正常人黄疸指标是20)。6月初,一家人来到树兰(杭州)医院时,他的黄疸指标已高达,超过正常值20多倍,被诊断为严重药物性肝损伤,引发重度淤胆型肝炎,再发展下去就是肝衰竭了。“但遗憾的是,小江用的药没有外包装,不确定到底用了哪些药,所以也很难得知药物成分。”高主任说,目前,小江的治疗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时刻,如果病情继续恶化下去,也不排除将面临肝移植手术。